绉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绉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发布时间:2021-01-08 00:18:15 阅读: 来源:绉类厂家

芜湖港的早晨。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安徽首个国家级区域规划《皖江 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此举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正式成为首个国字号“ 产 业 转 移 特 区 ” 。 皖 江 城 市 带“示范区”有哪些特殊优势?发展前景如何?示范区设立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怎样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适应产业转移主动参与分工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对安徽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位和要求,“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话虽不长,但内涵丰富,为安徽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进行了精准定位。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绿安徽大地,精明的安徽人就先知先觉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当时,他们提出了“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发展战略,第一次提出把皖江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加速皖江城市群融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进入新世纪(002280),安徽提出了“东向战略”,意在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靠近,招商引资的重点也在苏浙沪等地;近两年,安徽提出了加速融入泛长三角的发展思路,其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即做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全省各地特别是皖江城市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长三角地区的党政部门和企业家加强合作与交流。去年,安徽正式进入泛长三角地区。

总书记在安徽视察的讲话精神更让安徽各级领导信心倍增,方向更明。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措施,安徽省在广泛深入调研、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意图将皖江城市带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2008年10月,安徽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2009年初,国务院批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和安徽省尽快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此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2个国家部委和沪苏浙两省一市发改委等部门组成庞大联合调研组,对安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与评估,并最终形成示范区规划。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适应当前产业转移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卫国向记者介绍了设立示范区的主要动因。一方面,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转型阶段,面临成本、生态环境、国家产业布局调整等多重压力,在大力承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主动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环节、资源能源依赖型的产业上游环节向内地转移。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资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对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

“不仅如此,在这一轮产业转移中,产业向配套能力强的城市群转移成为最明显的特点与趋势,而这恰恰是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关键所在。”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专家周云峰说。

立足优势先行先试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由于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因此,皖江城市带又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皖江城市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多重优势。皖江城市带本身经济基础较好,2008年,皖江城市带人均G D P为1.9万元,超过中部平均水平。而且城市带与长三角的交通网络实现对接,物流成本降低,城市带岸线还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而这些产业正是下一步承接转移的重点。

从要素成本和配套看,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全省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000万人,拥有大量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综合配套能力。城市带还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园区,具有完善的产业承接平台。

正因如此,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方阵。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近年来利用国内资金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04年,皖江城市带利用省外国内资金为348.2亿元,2008年增长到2306.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60.4%,其中,承接的国内产业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55%来自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还日益成为国外投资者的青睐之地。据了解,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的国外产业主要来自香港、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占安徽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

“当前产业转移在中国的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此次国家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看中的就是城市带区域、要素、产业配套和环境承载等多重优势。而将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也是对今后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周云峰认为,通过示范区将自发的、无序的、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转移辅以政府的引导,既可解决产业转移中存在的无序和重复转移问题,使其符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同时也能够让产业在转移中实现创新升级。

探索途径引领中部新崛起

据了解,与其他承接产业园区不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它并非安徽省规划设计的,而是国家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确立的;二是它不是封闭、单向的,而是可以让相关的产业自由出入,进行双向的流动。同时,这种承接也不是依赖政府的“规划”。

正是这一特殊性决定皖江城市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拥有了“先行先试权”,在政策的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具有突破意义。沈卫国告诉记者,依据目前设想,示范区将突出以下特点。一是通过产业转移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二是在示范区建设上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节能紧密结合起来;四是不止简单地进行产业“搬家”,而是更加注重扶持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根据目前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和发展重点包括煤、石油、精细化工在内的重化工产业,这很可能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先、最快发展起来的产业,并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此外,汽车、电子、冶金、节能环保及造船业等也将是承接重点。仅以汽车为例,2008年安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85万辆,居全国第六位,围绕汽车产业的电子、钢板、塑料等,产业链价值已经达到1500亿元以上。在冶金、钢铁方面,马钢、铜陵有色(000630)、池州铜冠等,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紧跟《规划》之后,安徽还将出台“关于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决定”,明确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任务、政策等。并颁布具体的实施方案,将任务分层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市、县,为《规划》的落实打下基础。同时,安徽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各个部委对示范区的大力支持,将《规划》中定性的政策变成具体的量化的措施。最终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使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到201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实现新跨越,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区域战略主导产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质的飞跃,真正成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中部崛起的新增长极。

上海哪个阴道紧缩医院哪个专业

警惕二手烟 易致女性不孕

上海治疗不孕症哪里医院好

四川广安白癜风医院

上海哪家医院治糖尿病综合征好:糖尿病能吃猪蹄吗 糖尿病吃猪蹄的注意事项

上海看妇科去什么医院